华联学院


“暖男”背后

发布日期: [2016/9/13] 点击数:2059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在非常极端的恶劣生存环境下,最终死了。临死之前,外婆那温柔的笑脸,以及向她飞来的烧鹅,成为其死前最后的精神晚餐。这不免让人唏嘘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这样的小女孩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她们通常在幼年缺乏支持、关爱。从一出生就被剥夺了属于她自己的价值,或者为家人服务,或者在被嫌弃的过程中战战兢兢地寻找其在家庭中的存在位置。这些小女孩,慢慢的,内心便会与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感受不到丝毫温暖,严重缺失来自家庭的关爱,当然也便几乎没有温情的拥抱和被爱的感觉。她们的身体和年龄逐年在成长和增长,但是内在这个脆弱、让人怜爱的小女孩却并未随之长大,只是停滞在那个时期,并且如果没有专业帮助很有可能会永远停滞。
   

    这个小女孩一直在寻找一个妈妈,或者一个爸爸。无论是谁,其实她更需要觅到一个几近“全能”的照顾者:安抚她,疗愈她;关爱并满足她的合理或不合理的幼年愿望(通常是幼时未被满足的愿望),甚至要用现在的满足去抚平她曾经因为缺乏而形成的伤口。这个时候,美丽的童话也就出现了:自己不用努力,或者少努力,只需等待一个人来搭救自己。搭救出来,不光可以肆无忌惮地满足其现实中的一切需要,对方还要为曾经伤害她的那个人——通常是父母或其他抚养者——“背黑锅”,理由是:谁让你爱我来着。由此想到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就是有钱,就是任性”,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是“因为有,所以任性”。而暖男的横空出世,无疑像是在这些小女孩们饥饿难耐之时从天而降的一大块诱人面包,逢她们极度困乏之时突如其来的枕头和柔软的被子。
   

    暖男,一个从小面对焦虑和冷漠母亲的男孩子,一直渴望冰冷又抑郁的妈妈能够在他的努力讨好和顺从中快乐起来。他们早熟又隐忍,一切都以妈妈的需要作为动机,又以能够让妈妈开心作为他的行为导向;他们忽略自己、压抑自己,甚至要“阉割”自己,因为与妈妈太亲近,会有乱伦的焦虑。  

    这样的两个成年人,带着各自幼年的恨及深深的阴影遇见了。暖男看到了用强势武装的脆弱女孩。于是,妈妈的记忆出来了——一个冷冷的,自怜的,要求严厉并且需要依赖他而存在的妈妈(暖男的妈妈通常会把她的孩子当作不能满足其匮乏之心理需求的丈夫的补偿),在那一刻幻化成了眼前的这个“小女孩”。暖男要去暖她,就好像幼时的自己要去暖妈妈一般,对妈妈百依百顺,少年老成,按照妈妈的需要去满足妈妈;而这个小女孩找到了一个类似“无我并全能”的照顾者,她冰冷、脆弱的心被温暖、被融化。从此,小女孩与暖男便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通常是童话故事中完满美好的大结局。只是他们真的可以真爱般地快乐生活吗?童话里一般这样写,因为写童话故事的人,他们要传递出的原本就是属于自己的幼年幻想,制造乌托邦式的人与情景,给赤裸裸的真实披上一件完美想象的美丽外衣,御寒。但在一个毒舌的心理人看来,那却不是正能量。在成年人的世界里,童话叫做“意淫”。光良唱“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不,童话并没有骗人,只是那些把童话当现实、把完美期待(不合理期待)当合理期待、渴望被无条件满足的“婴儿式成人”自己上当了。这类人,有些幻化为文艺青年,有些幻化为摇滚青年,还有些会幻化为某些宗教里的伪信徒,等等,诸如此类。世间万象,皆因贪嗔痴。严重的贪嗔痴者,皆为婴儿式的成人。

    那样一个幼年被如此对待的小女孩,她会对父母愤怒吗?答案是当然会,只是当时若敢将愤怒表达,可能会威胁到生命——父母有可能会抛弃她,会更忽略冷落她,这对于一个无法料自己一切的幼小个体来说,是关乎生死的头等大事,所以,愤怒不能表达,只能被深深的压抑下来。同时,她们对于父母的不信任,会蔓延到整个外部世界。在她们的感受和经验里,父母都不值得信任,还有谁值得信任呢?所以“我需要保护自己”。她们通常用这样的方式自我保护:冷酷的批判,严厉的指责,苛刻的要求;或到处逃避稍微亲近的人际关系,用物质交换的方式去看待情感,这样被她们称作公平;又或者以外在拥有去获得价值体验,这样被称作“成功”,同时可以收获更多尊重和外界认同,在人群中便拥有了存在感;还有,广交朋友,拥有各式各样的社会资源,让自己成为聚会焦点和中心,这样似乎不会虚空。

    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是那么地水到渠成、天衣无缝,但在一个时刻会被全部打回原形:当一个人独处,要去面对自己的时候,那个弱弱的“小女孩”会如影子一般,缠绕着自己,在那里嘤嘤哭泣。有多少人想把这个影子驱赶走,或者否认她的存在,可惜总是力不从心,内心中的无力感始终充斥着原本就很虚空的心房。

   找到一个人来安抚那个内在的小女孩,似乎是最好的方式。省力,又不需独自去面对那个连自己都嫌弃的内在小女孩。若有暖男自投罗网,这将是多好的一件事情啊,天造地设的一对;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随叫随到,无需开口对方都知道自己的需要并能满足自己。最关键的,他对我没有要求。因为,一个如此脆弱的小女孩是自顾不暇的,她没有任何能力去满足他人的需要。所以,“他对我没有要求”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难道暖男对妈妈没有愤怒吗?非也,有的。他想依赖妈妈的愿望生生被从小剥夺,长大还要被另一个女人剥夺,实在令人忍不住为他感叹:天哪,命苦啊。可他怎样表达愤怒呢?通常是如下几种方式:我成为性能力不足的人,不满足你作为女人的需要;我成为一个弱弱的人,不满足你渴望强大男人保护的需要;我成为一个你若离开会愧疚而死的好人,甚至让你没有选择,你把我变成了一个如此痛苦煎熬的男人。这些,都是被动攻击的方式,是在表达对妈妈的不满,也就投射到了身边女人身上。不过这些过程可能都在潜意识层面活动,暖男们未必能够意识得到。
   
    寻找暖男,与其说是女人们繁华过后归于寂静,还不如说是绝望后的自我欺骗。当你去寻找暖男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这可能是亲密关系之中的情感交换原则外化到另一个层面?或者你对亲密关系的理解,更加极端到完全不信任?又或者,“成熟”的你又开始做青春期的白日梦?还是那个像你影子一般的小女孩,开始对你疯狂的报复,报复你没有真正去看见、面对和关爱她呢?
   
    对于寻找暖男的女人们,可以尝试去看看自己那个影子般存在的,曾经受过伤害的自己(即那个内在小女孩),用成熟的自己去安抚并爱护她。而非“报复性”地满足她,或刻舟求剑般去找寻暖男疗愈幼时的自己。因那些方式并不能真正疗愈或重写人生,只是在编织另一个童话欺骗自己而已。
 
     德不配位,必然力不从心。用问题方式去解决既已存在的问题,那或许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看了这个,你还想要暖男吗?
   
    有句话说得好,每个男人都可能是暖男,只是暖的不是你!同理,每个女人都可能是滋养者,只是你可能不值得被滋养。

作者:胡慎之       
转载自:壹心理网
私立华联会计系
ICP备案序号:粤ICP备05008887号 私立华联学院-网络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心理健康咨询中心